1921-2021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无论走得多远
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建党百年 风雨兼程
曾经的红色记忆从未远去
听亲人讲述
探寻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学四史,与党同向同行
听故事,感悟伟人精神
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担当复兴大任
学生工作部持续推出
我听亲人讲“四史”主题征文专栏
让我们听听
他们身边的故事
坚定理想信念
砥砺初心使命
《纵然素履,与国偕行》
政府管理学院 朱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钟声响彻黎明,回望华夏百年历程,无数英雄事迹令我们潸然泪下。“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同样有一群人,或许无名,或许平凡,却以点点星火照亮了东方的天穹,也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垒叠铸就社会主义的坚固堡垒,他们也是我们的“英雄”。
“纵然素履,与国偕行”,我采访了我的姑父,以了解其先父杨登亭老先生的生平事迹。谨以此文表达对杨老先生以及无数像老先生一样“以平凡铸就伟大”的无名英雄的敬意与怀念。
杨登亭老先生,淮安市洪泽县岔河镇(旧称淮宝)人,生于1926年,逝世于2016年。在这九十年的光阴里,以血气方刚的青春岁月保家卫国,以强壮踏实的而立之年支援边疆,以博文多识的垂老之身为祖国基层建设添砖加瓦,可谓是“与时偕行,与国共进”。
山河动荡,挺身而出
夜色之深,遍地疮痍。猎猎的北风呼啸着山河的呜咽。
青年二字,如平静下的暗流,黎明前的繁星,草原上的星火。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扬的时代。出身贫农的杨登亭作为家里长子,迫于生计为地主当长工短工换粮食。纵然饥寒交迫,少年杨登亭却心跳铿锵,与千万青年一起,奏出祖国命运的最强音。1944年4月,18岁的杨登亭带上了浅灰色的军帽,加入了新四军独立团独立营过河支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踏上了革命的热血之路。

(1944年少年杨登亭入党入军与战友纪念合影)
一身热气,满腔毅然,杨登亭和无数年轻的新四军战士们奋勇作战,与日本鬼子在游击战争中周旋较量,并参加了新四军十大战役之一的“两淮战役”,为保卫苏北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支队解散,杨登亭暂留在南京以拉黄包车为生。同乡人提醒他南京城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并不安全,杨登亭并没有在意,结果在两个月后就遇到了惊险一幕。他在拉车时偶遇了自己曾经俘虏的国民党兵,被盘问后强装镇定,机智化险,才死里逃生。
国共和谈失败后,杨登亭于1946年再次加入新四军,在淮阴、涟水一带与国民党军队作战。
山河万里,大江纵横。
国家的血统里流动着滚烫炙热,挺立千载的脊梁背后以铁血书写着“精忠报国”。
青年英雄,英雄青年。在舌尖酝酿已久的汩汩真情喷薄而出,这是青年的呐喊,这是中国的呐喊。
1949年,全中国解放,华夏大地奏响了胜利的凯歌。
23岁的杨登亭卸下军装戎马,终于与父母妻儿团聚了。


(杨登亭以及和家人合影)
百废待兴,奉献自我
1954年,杨登亭凭借出众的才能,被组织任命为淮安县公安局看守所所长。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到西部去!到西部去!
1958年,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杨登亭毅然决然选择去青海、去边疆、去人民需要他的地方!他放弃了调任上海闸北派出所所长的机遇,前往青海西宁担任西宁公安厅劳改支队指导员,并在723砖瓦厂工作了18年。



(杨登亭在青海西宁使用的哨子和工作笔记)
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历程,干旱的天气,恶劣的环境,只有一捧青稞作为一天的口粮。加上高原反应的折磨,同行队伍里,有不少人因此不幸离世。


(杨登亭支援西部时穿的御寒大衣)
他和他们,放弃了太多太多。与父母分离,与妻儿分离,与故乡分离,不问归期,不知归期。
从万家灯火的繁华到山青月宁的僻远,这是一场近乎崇高的跋涉。高原的风沙坍圮不了青年的热血,春风吹彻,又会如离离之草般栽满祖国大地。
无数平凡英雄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古老土地上矗立起不朽的丰碑!丈量过土地的脚步串联成线,于无声处静默燃烧!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纪念章)
1972年,响应“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杨登亭积极参与了挖防空洞工作。不料,却在施工过程中出了意外。
“咚”地一声巨响,塌方了……
鲜血、昏迷、抢救……
24小时后,杨登亭终于苏醒,却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而同行的六人,只有三人幸存……
1976年,杨登亭才病退返乡。
复兴之时,不忘初心
杨登亭回乡后,虽然已经头发花白,拄着拐棍,却依然奉献着虚弱的身体,支持乡村基层建设。运用自己多年的学识和见地,担任乡里木器厂厂长。


杨老先生一向低调做事,安心生活,不追求名利,不贪图富贵。三个女儿是农民,一个儿子是工人,以实际行动化为对后辈的谆谆教诲。



(一些纪念章)
“平凡和伟大从来没有万里之遥,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杨登亭老先生的一生,或许没有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也没有大富大贵,光耀显赫,却踏实奋进,奉献进取,用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发展繁荣。
他是千千万万分之一,他是万万千千分之一。
无数的他,无数的无名英雄!这是一片盛产气节的土壤,这是一个激荡热血的国度!山泽深处,稻田之畔,他们守望着——中国。
纵然素履,与国偕行!
听“四史”故事
筑牢理想信念基石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迎百年华诞
走好新时代奋进路
让革命薪火生生不息
不忘来时路
永远跟党走
我听亲人讲“四史”征文展播
火热进行中
第二期优秀征文
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