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我听亲人讲“四史”④ | 苗佳妮:根

时间:2021年06月24日  点击:

1921-2021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无论走得多远

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建党百年 风雨兼程

曾经的红色记忆从未远去

听亲人讲述

探寻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学四史,与党同向同行

听故事,感悟伟人精神

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担当复兴大任

学生工作部持续推出

我听亲人讲四史”主题征文专栏

让我们听听

他们身边的故事

坚定理想信念

砥砺初心使命

《根》

统计与数学学院 苗佳妮

夕阳下,他正坐在小院的石凳上,拉着二胡,《赛马》曲奏罢,他抬头望向无际苍穹,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皱纹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清晰,这是时光之笔不经意间留下的,每一道印记,都是曾经的一幕幕......

undefined

那是1968年的春天,他正值18岁,年轻气盛,光荣参军。离家远行的辛苦与不舍,他并不害怕,他曾习惯于摸黑独自走几十里路,去往县城唯一一所中学上课,也曾长期无法见到忙于工作的父亲。他期待这次参军的经历,期待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对于初中毕业就只能扛一个系着“大红花”铁锨回家种地的他来说,解放军是一所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在这里,他如愿过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晨起后是日常的军事学习,操习后是每天必听的新华广播,一个小小的收音机,有着无穷的魅力,人们围着它,听时事、听新闻,全然忘记刚刚练习后的辛苦,只是怀揣着激动而又朴实的心,仔细地听着收音机上传来的一个又一个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空余时间,他还在坚持学习文化课,一手漂亮的字也是那时练成的......看起来好像每一天的流程都在重复着,但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在每一个崭新的日子里,最让他感到紧张而又兴奋的事情是每天晚上都会举行的班务会,同志们轮流上台总结工作,他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反思,改正不足。他会为简单的一句口头嘉奖而自豪不已,也会为自己的失误而脸红许久。

那时也正是“学习雷锋思想”的热潮,“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年轻的他们都争先恐后当先进,向雷锋同志看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脏活累活抢着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更是积极地入团、入党,从党的后备军到成为正式党员,他奋斗、努力、不知疲倦,将“认真干好上级分配的工作,多做好人好事,多做实事”的箴言牢记心中,不忘“忠诚”二字,踏实工作。在离开军队这个大家庭以后,他先是做了临时工,后来终于成为正式工,他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回想这几十年来的工作生涯,虽未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却能始终如一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着最平凡的事,怀着最真挚的心。退休以后,他凭着自己对二胡的喜爱,加入了老年艺术协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他经常对自己说的话,和退休的老人们在一起,他时常有自己还在部队里的感觉。曾经的感觉,像种子一样深深地埋藏在心中的一方净土,那份简单与淳朴,开出了纯净的花儿。

空荡的教室里,笔尖摩挲纸面的沙沙声和着风声、雨声,奏成一曲别样的乐章,他安安静静地坐在桌旁写着备课教案,下笔苍劲有力,一撇一捺之间,映照着他的人生历程......

1993年,他将满18岁,一个看起来比学生还要瘦弱的人,登上了三尺讲台,从此,“奉献”成了他的代名词。当时,全国各地需要有大量的师资力量来补充中小学教育的不足,他凭借自己优秀的成绩,考上中师,希望为国家基础教育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许自己的力量只是杯水车薪,但他相信全国一定还有很多和他有着一样抱负的人,“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他们的奉献凝聚在一起,就是建设教育事业的坚实力量,分散于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便是昏暗中最闪耀的光芒。

一批批熟悉的面孔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一批批新的面孔又带着对知识的渴望,来到校园,他们一同走过四季更替、时节变迁,留下最珍贵的记忆。他无法想象十多年前的自己还坐着三轮车陪孩子们去县城考试,而现在的这里早已马路平坦,交通便利;他无法想象那个曾经沾得自己满身白灰的粉笔会变成如今便捷的电子白板。是啊,时间正如白驹过隙,一批批毕业生早已源源不断地注入国家发展建设的各个层面,他们也在为祖国的建设而默默奉献着。想到这些,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因为,自己传授的东西,好像已经超越了知识的范畴,而成为了一种更加难能可贵的东西——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是在他心里扎下了根的,却早已开满了枝桠。

如今,18岁的她,走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结识了和她一样有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青年们。“强国梦”“发展梦”是他们的根,在前辈们优秀品格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着。他们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正在时代发展的赛道上全速奔跑,他们将用自己的热血,建设祖国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将用最饱满的热情,投身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赓续奉献精神,不忘初心,坚定向前,这是他们对时代的承诺,对千千万万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一生的人的交代!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奋斗历程,而未来,一辈辈新青年将继续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定不移的与党中央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我们的最高理想,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出最强有力的时代之声!

这,就是一代代青年的故事。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面临着不同的机遇挑战,但却诉说着共同的强国理想。他们有着同样的声音,这声音,来源于一个共同的根——我们都在寻根的路上,我们终将去向星辰大海的远方......

听“四史故事

筑牢理想信念基石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迎百年华诞

走好新时代奋进路

让革命薪火生生不息

不忘来时路

永远跟党走

我听亲人讲“四史”征文展播

火热进行中

第五期优秀征文

我们不见不散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