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2021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我们党的一百年
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
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
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中国社会经历沧桑巨变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共产党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
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建党100周年
学生工作部每日特别推出
【百年风华·党史回眸】专栏
让我们追忆每一个
“党史上的今天”

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担当复兴大任
【百年风华·党史回眸】
又与大家见面啦
党史回眸:12月12日
1934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湘江之战后,国民党当局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所以在沿途布下重兵,企图围歼中央红军。博古、李德仍然坚持按原计划前进。这使中央红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放弃原定计划,立即转兵向西,到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开辟根据地。在这次紧急会议上,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多数同志赞成和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多次进谏蒋介石无效反而遭到斥责后,被迫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同时,控制西安全城,囚禁陪同蒋介石到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张、杨并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经过认真研究,派遣周恩来于12月17日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渐次成熟的时候,起了促成这个合作的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自此以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国共两党关系开始改善。
1973年12月12日
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
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的建议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的建议,并批评“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不议政”。他提议邓小平任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21日,在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同志时,毛泽东作了自我批评。他说,他是听了林彪的一面之词,错整了贺龙、罗瑞卿和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毛泽东再次说朱德是“红司令”。22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对八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同日,中共中央遵照毛泽东的提议,发出关于邓小平参加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工作的通知。
2003年12月12日至17日
胡锦涛在山东、河南就进一步
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行调研
2003年12月12日至17日,胡锦涛在山东、河南就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行调研。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增收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一百年党的光辉历史
已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丰碑上
我们追寻红色记忆
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
为的就是汲取前行的力量
学起来
不忘来时初心
做起来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让革命薪火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