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2021
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无论走得多远
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建党百年 风雨兼程
曾经的红色记忆从未远去
听亲人讲述
探寻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学四史,与党同向同行
听故事,感悟伟人精神
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担当复兴大任
学生工作部持续推出
我听亲人讲“四史”主题征文专栏
让我们听听
他们身边的故事
坚定理想信念
砥砺初心使命
《群心史群心梦》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左砺卓
春节,长辈中的“能人”姑父古伯伯来到外婆家,大家都说要到伯伯的村里去踏青,妈妈还和伯伯商量说在建党百年之际,要带学员去参观学习。我一听兴致也来了:古伯伯不就是带领我学习“四史”的最佳人选吗?向伯伯说明去意,约好三月初到他的“老根据地”群心村走访。
1
村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阳春三月,春江日暖风和,枝头的春意已渐浓。我们从胥坝渡口乘轮渡上了江心洲。到了群心村村口,望见村牌坊上“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几个金色大字,与眼前如画的江南乡村风光相互映衬、熠熠生辉。

来到村部门前,伯伯自豪地向我介绍:“大侄女,你看这墙上挂着我们已获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近十块‘国字号’招牌,每一块牌都是咱村发展变迁的缩影。”然后大手一挥道:“走,让我带你到村里转转!”
在渡江文化广场,伯伯动情地和我讲起了“渡江第一船”的故事:“1949年4月20日晚,人民解放军第24军70师和71师从江北无为一带发起渡江,‘渡江第一船’顶着枪林弹雨……‘宜将剩勇追穷寇’……建立了新中国……这个广场是两位从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捐资建的,为了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渡江精神传扬下去。这里如今不仅是村民们的休闲地,更是村民和周边居民重温革命精神的首选地……”

我沉思良久:渡江精神不仅是群心村的,更是党的宝贵财富。时光荏苒,硝烟远去,如今群心村早已“换了人间”。但立足建党百年的新起点、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接力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我们仍有许多“大江大河”须跨越。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继续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渡江精神,永不懈怠、一往无前。
2
“秋天里,我们都吹着春风呢!”

我们爬上村头的高处小憩,眺望四周,远处白墙黛瓦,田野油菜花金黄,麦浪“碧波荡漾”,湖面春燕呢喃,纯电动的村公交车正在画中行驶……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
我不禁赞叹道:“真不愧是‘江上明珠、画里群心’!”接过水杯,伯伯喝了口水说:“当年可不是这样。地处江心洲,这里交通不便、出入不易。‘家住文兴洲(村旧名),十年九不收’,‘穷根’曾是几十年甩不脱的标签。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出了新篇。”
“走,带你到乡贤馆去看看,见识一下改革开放的魅力!”

展柜里的这张31年前的报纸已经发黄、字迹已经淡化,但在伯伯看来却依然清晰。他说:“你看这句‘马三叔亏得亲戚朋友们凑合、村支书出面办贷款才结了婚……’这是31年前观看十三大闭幕式,我当晚有感而发写的《村民秋夜话改革》一文,珍藏至今……”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又写《秋夜再次话改革》,再看现在 ‘马三叔家轿车有两辆……’此文还获得了全市征文一等奖,我知道这并不是文有多好,而是大家和我一样认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出了乡贤馆,我好奇道:“伯伯,村里人为啥称呼您‘老古’‘二哥’或‘古老板’?我还曾听姑姑埋怨过您,当老板都顺溜了,又折腾回来当村书记。”
他淡淡一笑说:“我是土生土长的群心村人,如今村里不是我亲戚长辈就是儿时的玩伴,都算我亲人呀。改革开放之初,高中文化的我从23岁开始当文书,一口气当了6年文书、9年支书,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留村里了。村里和乡亲们的变化我都看得到,后来看到很多当年比我家还穷、文化没我多的村民后来都比我家富多了,我这个穷书记在村里再也呆不住了。1999年离任自主创业,成了乡亲们眼中能挣钱的‘古老板’。”
“2010年,村渡口不幸发生了沉船事故,领导受罚,村里一时无人愿去当家。乡里和村民上门找我,我说服父母妻儿,带着一颗感恩之心重回了村里。”
伯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点一支烟慨叹道:“如果我当年没有外出创业,就不会明白自己能致富还是得益于在村里的历练,亦不会看到群心村与经济发达地区乡村的差距,更不可能回村后有思路、有办法、有资金让群心村在短短十几年富了靓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这个时代、感恩亲爱的党、感恩养育我的这块土!我想让群心村民过上让城里人都羡慕的新生活!”
……
伯伯的一番话,真情流露,我深以为然。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大到国家,小到群心村,甚至像伯伯这样的个人,都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
新时代,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我们都是追梦人

来到荷塘,伯伯指着水面上一只老旧的小船说:“去年长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后,为了留住乡愁,我有偿从村里退捕上岸的渔民手中收集渔具渔船,有的放在湖里成为一景,日后想再建个陈列馆……我们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呀。”
“那渔民换啥谋生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我们新建了外滩水产精养基地,发展民宿、休闲垂钓等生态乡村旅游业,渔民们有了新工作……年长的老渔民发挥余热成立 ‘长江清洁保护志愿服务队’,自愿保护母亲河……”
不知不觉来到了村部,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党史馆,在“习近平总书记话振兴”的展墙前,伯伯回想道:“去年我参加了第二十届全国‘村民委员会主任’论坛,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明确了发展方向,群心村的全面振兴我们再出发……”

采访完古伯伯后我不禁感慨:一名平凡却不普通的老书记,一个小而美丽的群心村,让我真切看见了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缩影,在感性中学习了“四史”。可见“四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用眼、用心去发现、学习、践行。听“四史”故事
筑牢理想信念基石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迎百年华诞
走好新时代奋进路
让革命薪火生生不息
不忘来时路
永远跟党走
我听亲人讲“四史”征文展播
火热进行中
第四期优秀征文
我们不见不散